
▲學生們通過沙盤演示了解環(huán)保電廠內(nèi)部結(jié)構(gòu)。 深圳晚報記者 蘇靖駒 攝
深圳新聞網(wǎng)2025年10月28日訊(深圳晚報記者 蘇靖駒 李其聰)10月26日14時,龍崗區(qū)坪地街道蘭陵學校門口,隨著C游主題公交緩緩啟動,一場專為學生定制的低碳研學之旅活力啟程。這也意味著,作為“坪仔C游記”文旅IP的創(chuàng)新延展板塊,“校外半日課堂”正式啟動。這是坪地街道依托C游路線,聯(lián)動在地學校,推出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校外課堂計劃。
低碳黑科技
點燃學生探索熱情
此次坪仔C游記“校外半日課堂”活動,以“沉浸式參觀+互動式科普”的形式,帶領學生走進深圳國際低碳城等標志性點位,在行走中讀懂“低碳”的奧秘。
“大家看窗外,那個像巨大白色氣球的建筑就是氣膜館,它只用兩個月就建好啦!”在C游公交上,導游指著窗外的深圳國際低碳城氣膜館開講,一句話就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。
在深圳國際低碳城會展中心,場館外墻的立體化綠植先讓學生連聲驚嘆。“這個喇叭不只是用來聽歌的哦?!敝v解員話音剛落,便對著互動喇叭輕聲說話,旁邊的燈光隨之變亮?!奥曇粼酱?,燈光越亮,這是利用聲控技術節(jié)約電能!”
最讓學生興奮的,還得是龍崗能源生態(tài)園。當?shù)弥@座“藏在青山里的工廠”每天能處理5100噸生活垃圾,還能轉(zhuǎn)化出電能時,學生的問題一個接一個:“垃圾怎么變成電的呀?”“會不會有臭味呀?”跟著講解員走進科普展廳,看到屏幕上顯示著“年發(fā)電量約12億度,能供很多家庭用電”時,學生忍不住小聲談論起來。
C游擴受眾 煥發(fā)文旅IP新活力
去年12月28日,深圳地鐵3號線四期正式開通,坪地街道從此“跑”進地鐵時代,迎來低碳文旅發(fā)展新機遇。當天,坪地同步對外發(fā)布“坪仔C游記”文旅IP,從龍崗“四有”城區(qū)發(fā)展目標中的“有意思”出發(fā),以“C(碳)游、探(碳)索、CHILL、C位”為核心,串聯(lián)轄區(qū)低碳地標,上線坪地C游路線、坪地C游手冊等系列文旅產(chǎn)品,邀請各地朋友坐地鐵來坪地,共赴一場有意思的C游之旅。
依托“坪仔C游記”文旅IP,坪地街道推出系列C游體驗活動,通過“主題公交+路線打卡+導游解讀”的模式,致力于讓坪地C游路線成為市民科普的第二課堂;在“企業(yè)專場”推介活動中,街道向200多位企業(yè)家推介該IP,奏響“有意思×有商機”的協(xié)奏曲。
作為“坪仔C游記”IP的創(chuàng)新延展板塊,“校外半日課堂”精準對接青少年群體的科普需求,將抽象的“低碳”概念轉(zhuǎn)化為具象的參觀體驗,讓學生在提問、記錄、互動中,主動探索低碳世界的奧秘。這場半天校外課堂,不僅讓參與學生近距離接觸了低碳科技,更讓學生通過“坪仔C游記”成為“低碳理念的傳播者”,為坪地的低碳文旅注入青春活力。